半岛体育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胡可璐 冯孔) 从去库存到电商百亿补贴,从白酒出海到厂商关系优化,2024年,白酒行业强集中、强分化的发展态势愈发显著,进入了结构调整和增速换挡的新阶段,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岁末年初,我们复盘白酒行业全年发展,梳理出2024年白酒发展的十大关键词:业绩分化、去库存、批零倒挂、国际化加速、厂商关系、中低度酒崛起、百亿补贴、人事调整、协会换届、100-300元价格带,反映了行业在这一年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变革与创新,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借鉴的方向。一起重温2024,从行业的变与不变、破局与重塑中找到启发。 关键词一:业绩分化 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分化继续加剧。以三季报为例,头部阵营强者恒强,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231.23亿元,同比增长16.91%;归母净利润608.28亿元,同比增长15.04%;五粮液营收679.16 亿元、同比增长 8.60%,利润稳健上扬。山西汾酒营收增幅17.25%破300 亿,古井贡酒逼近200亿,增长19.53%。 与之对比,部分酒企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舍得酒业营收大幅下滑15.03%,净利润骤降48.35%;酒鬼酒更为严峻,营收降幅扩至44.41%,净利润缩水88.2%。此外,金种子酒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06 亿元,同比下降24.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952.61万元,亏损同比扩大,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54.41%,净利润亏损1.11亿元。 关键词二:去库存 2024 年,中国白酒行业在市场变革浪潮下,去库存成为众多企业的关键战役。 头部酒企凭借深厚底蕴与多元策略稳步推进。茅台通过多种措施,调控市场供需,有效降低经销商库存压力,库存周转效率显著提升。五粮液则强化数字化营销,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配送节奏,库存水平维持在健康区间。 山西汾酒则在2024年上半年调整发货节奏,推进品牌重塑与势能打造,其“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成效显著,加速推进品牌重塑与势能打造。泸州老窖通过举办群星演唱会等活动拉动市场增长,还携手艺术家推出中秋艺术作品。 关键词三:批零倒挂 2024年,批零倒挂成为白酒行业痛点。去年二季度,随着白酒市场进入淡季,叠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白酒市场价格出现了波动情况,受到各方关注。电商平台推出的百亿补贴政策,直接将名酒以超低价推向消费者,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滑的趋势。在双重压力下,酒商经营名酒和流通产品面临“无价差”的普遍现象。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中期研究报告》显示,有超过40%经销商、终端零售商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倒挂程度前三价格带分别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主要为高端和次高端白酒。 根据市场信息,青花郎出厂价为1099元,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批发参考价已下探到790元;汾酒青花30的出厂价是960元,批发价只有750元;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是1019元,批发价只有950元。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倒挂的背后,其实是整个行业的供需失衡和需求不足问题。名酒价格若长期倒挂,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渠道被扰乱,继而影响酒企品牌形象,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厂商合理分配利润,产业链成员各取所需,才能共同推动酒类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酒企应发挥引领作用,与平台、经销商、零售商共同打造健康生态,以期解决酒商卖酒“无价差”的问题。 关键词四:国际化加速 2024年,白酒出海“浪潮”火热。对寻求市场新增量的酒企而言,“出海”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成为具有行业共识的“必答题”。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酒类出口量为5.6亿升,同比增长7.45%;出口额为13.74亿美元,同比增长8.91%,中国酒类出口实现量额双升。 众多白酒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品牌集体出征达沃斯,寻求国际化发展新方向;洋河股份梦之蓝高端系列产品梦之蓝·手工班、梦之蓝M9在美国上市;泸州老窖国窖1573牵手澳网赛场,亮相巴黎“中国之家”;汾酒亮相阿联酋华侨华人春晚,传递中国白酒文化故事……酒企通过参加全球主流展会、参与国际体育赛事等方式扩大中国白酒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舞台,虽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漫长而艰巨,但在2024年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五:厂商关系 2024年,众多白酒企业在厂商关系构建上各有创新,呈现多元发展态势。茅台深化直营模式的同时,与经销商携手举办高端品鉴会,稳固合作。泸州老窖以稳健控货、动销为王的策略构建了 “泸州老窖式” 良性厂商关系,在白酒消费供需失衡、渠道库存积压严重的背景下,其在多个地区不仅渠道库存、价格运转良性,在低度国窖、泸州老窖特曲引领下,多地市场也保持稳健增长。 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在五粮液第二十八届共商共建共享大会上呼吁白酒行业要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并将保障经销商的合理利润摆在营销工作的首位。 贵州习酒在全国经销商大会上承诺坚决不干杀鸡取卵的蠢事,坚决不干饮鸩止渴的傻事,坚决不干不讲诚信的损事,坚决不干华而不实的伪事,坚决不干以势压人的恶事,希望经销商与习酒一起坚守契约精神。 在7月12日举行的2024华润酒业渠道伙伴大会上,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提出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让厂商关系从简单的合同交易,逐步发展为目标一致、遵守规则、业务协作、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六:中低度酒崛起 2024年,“降度”成为白酒行业热词。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名酒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低度白酒的布局和投入,市场上出现了以43度飞天茅台、39度五粮液、38度国窖1573等产品为代表的高端名酒大单品“降度版”产品。同时“低度酒”更在名酒企业的核心会议上频频出现。泸州老窖提出“中低度酒将成为未来趋势”,低度酒产品占比从过去的15%提升到了50%左右;五粮液表示“2024年度要重点做好39度五粮液”;同时,汾酒也加大了对低度青花30·复兴版的资源投入;洋河推出以微分子为代表的33.8度低度酒产品,主打“轻白酒”概念……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更低的酒度,更好的风味,理应是酒业发展的选择。从国际市场看,国际流行的酒度大部分在43度之下,名酒企要走出去,降度行为是真正接轨国际市场的关键,这也推动名优酒企朝低度化方向探寻。目前,低度酒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竞争态势之中,暂未出现拥有绝对优势的酒企。在头部酒企的引领之下,低度酒在未来将会更加火热。 关键词七:百亿补贴 2024年,电商直播成为白酒销售的重要渠道,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双十一”期间,多家酒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促销活动,其中不乏“百亿补贴”等大力度的优惠。然而,这些促销活动引发了酒企与电商平台之间的博弈,以及酒企之间的价格战。 剑南春、五粮液等酒企纷纷发布消费者告知书,指出部分电商平台存在售假和乱价现象。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形象,酒企加强渠道管理,确保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和品质得到保障。业界分析认为,电商平台已经成为部分酒企产品流通的渠道之一,存在较深的绑定关系,没有必要采取断货等行为“撕破脸”。 在白酒行业渠道库存高的大背景下,有经销商对“百亿补贴”带来的破价感到担忧,但部分经销商则认为这种大促能让他们快速回笼资金,同时有助他们清理较高的渠道库存。对于消费者来说,酒水产品破价让他们获益颇多,这种大幅度降价促销可谓历年来罕见。 关键词八:人事调整 2024 年,中国白酒行业迎来了一轮较为密集的人事变动潮。 多家头部酒企的高层发生更迭。贵州茅台4月29日发布公告,推荐张德芹为董事长,这是茅台自2018 年以来第四次“换帅”。五粮液10月7日公告原总经理蒋文格因身体原因辞任,聘任华涛为总经理。泸州老窖10月18日宣布廖俊上任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 次头部酒企也有不少人事变动,汪地强于9月升任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水井坊7月12日起聘任胡庭洲为总经理;酒鬼酒12月20日晚公告郑轶辞去总经理职务,聘任程军为总经理;国台酒业5月21日宣布闫希军辞去董事长等职,其子闫凯境接任董事长;金沙酒业12月5日也有重大人事变动,原总经理范世凯拟升任董事长,华润系李濮出任总经理,原舍得酒业副总裁王维龙出任其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 此外,白酒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华致酒行总经理李伟辞职,副总经理杨武勇接任,同时拟增补吴其融为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吴其融为华致酒行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向东之子。 从整体趋势来看,白酒企业管理层逐渐年轻化,更多“70后”走上核心岗位,如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五粮液总经理华涛等,“酒二代”接班现象也较为突出,如国台酒业闫凯境、华致酒行吴其融等。 关键词九:协会换届 12月10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换届大会在江苏宿迁召开,380家会员单位及超500 名会员代表参会。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及第二届监事会监事,并经第八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负责人等。秦书尧当选会长,邢春雷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武、贾光庆等多人当选副会长,刘雪清当选监事长。 作为中国酒业重要的行业协会之一,此次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换届意义重大,新当选的领导班子表示将带领协会在提升商企价值、创新酒类流通、传播酒业文化、拓展国际市场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砥砺前行,推动酒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厂商合作,为消费者营造更良好的酒类流通环境。 关键词十:100-300元价格带 2024年,大众价格带的白酒产品有着更加优秀的表现。中国酒业协会此前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格带分别为300-500元、100-300元、100元及以下。其中100-300元价位的产品对渠道商而言“安全性”更高,动销表现更好,对利润、库存和现金流的压力也更小。 尽管2024年行业处于调整期,但是部分区域头部企业把握市场脉络,与一线名酒的高端化错开,差异布局中低端市场。比如今世缘100元至300元价格带的白酒在持续增长扩容。金徽酒100-300元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4.97%。行业人士认为,随着区域酒企的进一步深化布局以及龙头酒企的参与,白酒性价比消费的市场或可能进一步放大。
半岛体育 元旦春节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安徽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具体如下: 1.省委政法委原政治部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学亮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违规借用车辆等问题。2013年至2023年,朱学亮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金、消费卡和高档白酒等礼品;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并饮用高档白酒;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赴外省游玩,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长期无偿借用私营企业主提供的车辆。朱学亮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10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于华伟违规收受礼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等问题。2018年至2023年,于华伟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高档烟酒、手机、玉器等礼品;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赴外省游玩,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于华伟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9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3.淮南市潘集区夹沟镇原人大主席高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问题。2022年至2024年,高路多次在春节等节日期间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金、购物卡和高档烟酒等礼品;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高路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6月,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 4.宣城宁国市开发区实验学校党支部委员、副校长马晓辉违规收受礼品,转嫁接待费用等问题。2022年至2024年,马晓辉多次安排食堂承包商支付应由学校承担的接待费用。2024年春节,马晓辉收受食堂承包商所送白酒等礼品。2024年11月,马晓辉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5.蚌埠市固镇县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马开响工作履职不力、弄虚作假等问题。2019年至2022年,马开响对辖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管不力、审核把关不严,组织竣工验收时流于形式,导致多个项目存在施工量不足、偷工减料等影响工程质量问题。2023年4月,马开响为应付2022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标考核,安排工作人员填报虚假数据虚增利用率。马开响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11月,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6.黄山市歙县璜田乡党委副书记吴立权工作履职不力、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2020年至2021年,吴立权在分管及具体负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项目施工时,日常监管责任落实不力,验收流于形式,未发现施工单位工程量不达标问题,验收时未按规定核减工程量,造成财政资金损失。2024年6月,吴立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7.铜陵市枞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原局长田禾工作履职不力、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2019年至2023年,田禾负责县经开区公租房工作期间,履职尽责不到位,未及时收回公租房租金;审核把关不严,未及时组织清理不符合入住公租房条件的住户,且存在公租房档案资料大量缺失等问题。田禾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6月,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
半岛体育 5月11日,由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24年肝炎防控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做了多个课题分享,介绍了《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22版)》及酿酒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以及高剂量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优势患者免疫保护效果的探索等。 会上,暨南大学康泰生物疫苗产业研究院院长梁晓峰提出,世界卫生组织消除肝炎危害的核心策略是减少乙肝新发感染,具体路径有两条:一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二是成人空白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众所周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群在接种了乙肝疫苗后都会产生抗体,这部分人群称为“无应答人群”。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郑景山在研讨会上提出,康泰生物生产研发60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特别是低、无应答人群,填补了市场空白,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部主任王雷对湖北省乙肝流行病学现状及防控进展进行了详尽阐述。自2012年至2023年,湖北省乙肝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性别方面,男性急性肝炎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根据职业划分,急性肝炎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农民、家务及待业、职业不详、离退休人员和工人。 在我国肝癌患者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病例约占70%,而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困难亦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韩梅芳就《高剂量乙肝疫苗对慢乙肝优势患者免疫保护效果的探索》进行了分析,60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对乙肝优势患者及临床治愈患者均显示出积极的临床效应,并证实了其在健康人群和慢性乙肝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 此外,深圳康泰作为协办单位,为湖北省相关员工开展了60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的接种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提升公众对肝炎防治的认识,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2024年肝炎防控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将大幅提升各行各业人士对抗乙型肝炎的新思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任务指标,实现国家“消除肝炎危害”目标。(信息)
半岛体育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赵文君)市场监管总局24日组织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罚没物资全国统一销毁活动,全国共销毁“特供酒”13.2万瓶,包材9.2万件(套),销毁采取绿色环保、无害化方式进行。 一瓶售价高达上千元的“战友纪念酒”,竟用散装白酒灌装而成;带“军”字号的“特供酒”竟是酒精、香精加色素勾兑而成,成本仅3元……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制售所谓“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的酒品,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重损害党政机关和军队形象。 据介绍,从今年3月起,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对酒类生产销售环节,以包材库房、成品库房、销售场所等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餐饮服务环节,以酒水单、仓库、结算单等为重点,开展深入排查;以网络交易平台、拍卖平台、广告发布媒介等为重点,对网络商品交易及互联网广告信息开展全面监测排查。 截至目前,专项行动线下检查发现涉嫌违法线索1715条,网络交易监测发现涉嫌违法线索795条,广告监测发现涉嫌违法线索477条,督促平台删除违规商品信息1796条,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广告、宣传信息855条,关停店铺84家,关闭账号175个。 针对非法制售“特供酒”,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切实提升白酒生产、销售、印刷、包装及电商等行业从业人员守法意识。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跨部门联合打击,形成整治合力。
半岛体育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2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以来,共查获“特供酒”超66万瓶,制假售假设备500余套(台),包材490余万件(套),联合公安部门累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00余个。 据介绍,今年3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深入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违规行为。 线下全面排查治理。以包材库房、成品库房、销售场所等为重点,对酒类生产销售者开展“拉网式”排查;以酒水单、仓库、结算单等为重点,对高档酒店、特色餐厅等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深入排查。 线上全面监测清理。以网络交易平台、拍卖平台、广告发布媒介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对网络商品交易及互联网广告信息的监测排查。 严打重惩违法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定期开展线索会商、提前介入侦查、问题线索移交、联合执法办案、案情研判分析,对非法制售“特供酒”进行跨部门联合打击,形成整治合力。 铲断非法制售链条。在贵州、四川等白酒主产区物流园区设置检查卡点,阻断“特供酒”物流链条,开展循线溯源。彻查“特供酒”问题产品进货渠道、流向和购销台账,深挖“特供酒”生产源头、包材印刷制作源头、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信息发布源头。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打击、强化部门高效协同联动、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规范酒类制售及营销宣传行为,引导消费者警惕“特供酒”陷阱,全力铲除“特供酒”生存土壤。